线观看国产精品视频,天天婬荡对白在线观看一区,日韩精品在线盗摄,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 <xmp id="iocsw"><ol id="iocsw"><nobr id="iocsw"></nobr></ol></xmp>
    央廣網(wǎng)

    “廣州錢”:中國貨幣史上的關(guān)鍵詞

    2017-04-11 11:34:00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史上的那些個第一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廣州人的“財商”普遍很高,自古金融業(yè)發(fā)達。當然這與廣州長期的對外開放和活躍的經(jīng)濟活動密不可分。

      早在1985年1月31日,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市署前路儲蓄所就成了中國第一個存款超億元的儲蓄所。1987年2月1日,中國銀行珠江分行發(fā)行了長城卡,這是第一張可在全國范圍內(nèi)使用的人民幣信用卡。1986年10月,建行廣州市分行就首次舉辦了住宅儲蓄存款與住宅專項貸款業(yè)務。

      實際上,廣州在金融方面開全國先河,從近代以來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一種慣例。

     

    墨西哥鷹洋

     

      外國銀元最早經(jīng)由廣州流入中國

      廣州是外國銀元流入中國的第一個城市。

      為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帕斯夸爾·馬利皮埃(1457~1462)所鑄的威尼斯銀幣“格羅索”,是世界錢幣收藏界的珍寶,傳世只有兩枚,一枚藏于威尼斯當?shù)夭┪镳^,另一枚就在廣州博物館。這枚銀幣鑄造于1461年,之后不到40年便傳入廣州。

      1752年普魯士王國為了“普魯士國王”號首航廣州,專門鑄造了一種“廣州人銀幣”。銀幣正面是普魯士國王的頭像;銀幣背面正中上方是普國鷹旗,下方是公司徽章,正中是“普魯士國王”號,左邊站著一個手拿獵槍代表當?shù)貍髡f的民族部落人物,右邊是一個廣州商人:頭上戴著禮帽,夾著一卷絲綢布料,身后有一大箱茶葉,箱子上放著陶瓷花瓶和茶壺。這是迄今在歐洲發(fā)現(xiàn)的第一批和唯一一批有中國人像的德國銀幣。

      這些珍貴的銀幣告訴我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白銀往來很頻密。

      白銀不僅從歐洲來。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了一批墨西哥銀幣(墨西哥銀幣在中國更為知名的名稱是“鷹洋”)。它們展現(xiàn)出一條規(guī)模宏闊的太平洋海上貿(mào)易路線的一個側(cè)面。當年美洲數(shù)以萬噸計的白銀,經(jīng)由這條“白銀之路”,通過“馬尼拉帆船貿(mào)易”的網(wǎng)絡,進口到中國。學者劉文龍指出,商人和航海家們“先通過中國商船把中國的絲綢、瓷器、工藝品等貨物運往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其大帆船把貨物運銷到墨西哥的西海岸港口阿卡普爾科;大帆船在歸程時裝載美洲的白銀回到馬尼拉,西班牙人又以這些白銀采購中國商品”。

      直到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外國銀元都是主要通過廣州集中流入廣東,而后遍及他省的。有學者估計,鴉片戰(zhàn)爭前夕至清末,流入廣東的外國銀元,約有4.7億元,約占全國總數(shù)的40%,外國銀元的流入,對于廣東省和廣州市的金融、經(jīng)濟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使當時的幣制更加混亂,加速了白銀危機,從而造成廣東(廣州)首先開鑄銀元的契機。而這也刺激了中國日后統(tǒng)一貨幣的出現(xiàn)。

     

    威尼斯銀幣 “格羅索”正反面!案窳_索”傳世只有兩枚,一枚在廣博,另一枚藏于威尼斯當?shù)夭┪镳^。

     

      廣東錢局:中國最早機鑄銅元出品地

      清代中國的流通貨幣主要還是白銀。由于銀兩采取分散、自由鑄造的方式,各地銀兩名稱十分復雜,成色高低不齊,平砝大小不一致,使用時需要隨時稱量看色,計算繁難,給流通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另一方面,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經(jīng)濟入侵,因外國銀元含銀比紋銀低,而可以和紋銀等價行使,所以外商除了大量輸入鴉片和一般商品,還大量購入紋銀出口,導致白銀外流,銀價高昂。

      在此種局面下,兩廣總督張之洞在1887年奏準設立廣東造幣廠,試鑄銀元。機器通過駐英公使劉瑞芬向英國喜敦廠定購,在大東門外黃華鄉(xiāng),建起了鑄幣廠。1900年正式開鑄,銀元分為5種幣值,幣面為“光緒元寶”四字,上下端鐫“廣東省造”等字,幣面鑄有盤龍紋,故有“龍洋”之稱。

      清政府下令“龍洋”作為中國的法定貨幣。這是我國最早的官鑄新式銀元,也是我國幣制廢兩改元的開始。

      中國的第一批機器鑄錢還不是這批銀元,而是同樣在廣東錢局鑄造的銅錢“光緒通寶”。這是一種重一錢,成色銅六鉛四的銅錢,1889年5月25日開鑄,8月28日進入市面流通。

      學者陸青曉指出:機器制錢是我國鑄錢史上的一次變革。機器制錢生產(chǎn)水平高,形制、成色穩(wěn)定,不易仿鑄。所以,機制錢投放市場后很快為商民所接受,在流通中與銀兩的比價也比較穩(wěn)定。

      廣東錢局還是中國最早的機鑄銅元的出品地。

      1900年,廣東鬧錢荒。時任兩廣總督李鴻章提出開鑄銅元。當年六月,廣東錢局把大錢的流行形式稍加改變,先行試鑄二等銅仙。這是一種無孔、圓形的機制銅幣,俗稱“銅板”,廣東人稱“銅仙”,每枚重二錢,成分為95%銅,正面為“光緒元寶”四字,中間以滿文“寶廣”記局,下端為“每百枚換一元”計值。這是中國鑄造銅元之始,是清政府最早準制的機制銅元。

      陸春曉指出,這種新式銅元的流通,導致錢的基本單位由“文”發(fā)展為“枚”、“仙”。由于它整齊精巧,百姓很歡迎,政府也獲利,所以各省先后仿行。

     

    中央銀行舊址現(xiàn)為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處

     

      廣州有最早的中央銀行和最早的保險公司

      銀行等金融機構(gòu)的發(fā)展在廣州也非常早。

      1924年8月15日,在廣州南堤,由孫中山首創(chuàng)的中央銀行成立了,首任行長是宋子文。這是我國第一家中央銀行。銀行運行到1929年2月28日,宣告結(jié)束。

      中央銀行成立后,借助一系列金融手段,為開辟黃埔港,興辦造紙廠、士敏土廠、制革廠等募集了資金。在為革命政府解決財政困難,支持北伐,援助省港大罷工,穩(wěn)定金融市場,促進廣東革命政府軍、政、財統(tǒng)一,發(fā)展經(jīng)濟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外資銀行進入內(nèi)地也是通過廣州開始的。1848年,英資的麗如銀行(又譯東方銀行、東亞公司等)在廣州設立分行。這是我國領(lǐng)土上的第一家外資銀行。不過,麗如銀行是一家所謂“特許銀行”,殖民地色彩顯著。英國政府頒給它“皇家特許狀”,鼓勵它在“好望角以東任何地方建立機構(gòu),經(jīng)營兌換、存款和匯劃事業(yè)”,且授權(quán)該行在中國發(fā)行鈔票,侵犯了中國的經(jīng)濟主權(quán)。

      而其他類型的外資金融機構(gòu)進入的時間甚至更早。1805年,經(jīng)營中英貿(mào)易的英國商人在廣州開設了“諫當保險行”,也稱“廣東保險會社”。這是外商在中國最早開設的一家保險公司,主要經(jīng)營與英國貿(mào)易有關(guān)的運輸保險業(yè)務。其股份由該行廣州經(jīng)理人及駐辦加爾各答和孟買的聯(lián)絡人所有,由英商寶順洋行和比爾、麥格尼亞克、渣甸洋行輪流擔任經(jīng)理。1836年,這家保險公司才被英商怡和洋行接管和改組。

     

    光緒通寶機制錢

    編輯: 陳越
    關(guān)鍵詞: 廣州;廣州錢;中國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