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黃成錦終于回家了。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家鄉(xiāng)的路已經(jīng)修成了,你回家看看吧!薄皹蚰?”“通了!薄班拧!倍潭痰囊粏栆淮,濃縮了闊別22年的親情問候,在外漂泊大半生的耄耋老人黃成錦,仍然在懷念離開家鄉(xiāng)時的那一條泥濘小道。
3月15日中午,在侄子黃永泉和村干部黃之木的接領(lǐng)下,闊別家鄉(xiāng)22年的老人啟程回家,這一切全靠廣州志愿者的幫忙。侄子黃永泉表示,父親去世前一直念叨著大哥,如今終于了卻了先父的心愿。未來,他會好好照料伯父,給他一個不再漂泊的晚年。
如果沒有被廣州的志愿者發(fā)現(xiàn),今年80歲的黃成錦仍然過著流浪的生活。
上周六,廣州志愿者雷可鋒在海珠廣場附近的天橋腳下發(fā)現(xiàn)了黃成錦,詢問得知,他是廣東羅定人,出來流浪多年。經(jīng)過詢問,雷可鋒獲得了黃成錦初步的信息。由于老人說的是家鄉(xiāng)話,雷可鋒把與老人的對話錄音發(fā)送到專門尋訪流浪老人的志愿者群里,在多位熱心志愿者的幫助下,掌握了老人可能是羅定市黃麗村人的線索,隨后與公安聯(lián)系。數(shù)日后,廣州的志愿者成功找到了黃成錦在羅定市黃麗村的親人。得知伯父還健在,黃永泉十分激動,連忙奔走相告各路親屬,村民一下子沸騰了。
3月15日中午11時,志愿者們早早來到了海珠廣場,此時親人正從羅定坐著汽車奔來。黃成錦卻不知所終。中午時分,這位老人出現(xiàn)在公園內(nèi),焦急的志愿者們長舒一口氣,告訴黃成錦,“你的親人要來接你回家了!”
闊別22年相見 獲知弟弟已去世
12時左右,從家鄉(xiāng)出發(fā)、輾轉(zhuǎn)搭了3個多小時車的黃永泉來到了海珠廣場對出的公園,一眼認(rèn)出了伯父,未等志愿者們反應(yīng)過來,率先到達的黃永泉已經(jīng)坐到了伯父旁邊,激動地說:“伯父,認(rèn)得我嗎?”此時的黃成錦并沒有多大的反應(yīng)。停頓片刻,老人說,“你是阿泉啊!币粏栆淮穑瓿闪诉@場闊別22年的相認(rèn)。
黃永泉介紹,伯父年輕時在肇慶、德慶一帶從事建筑工作,40多歲時來到了廣州,做過在市場里賣干貨的檔主,也賣過藥材。以前,伯父經(jīng);丶铱赐棠,給她零花錢,在黃永泉年幼的時候,伯父帶他出去玩耍,他也前往廣州探望。
22年前,黃成錦的母親去世,他回家參加喪禮后從此就銷聲匿跡!澳且荒昴赣H89歲!绷骼肆舜蟀胼呑,老人對于母親去世那一年的記憶仍然十分清晰。與親人的聯(lián)系一斷22年,黃成錦并沒有解釋原因,然而他仍然牽掛著兩個弟弟。侄子告訴伯父,父親七年前已經(jīng)去世,老人突然眼泛淚光。
此時黃永泉的電話不斷響起,來自家鄉(xiāng)的親人獲悉喜訊十分激動。黃永泉說,這22年來,家里人都以為他已經(jīng)去世了。
志愿者牽線 親人來穗接他回家
閑話家常之際,老人的記憶開始恢復(fù)。他詢問離開時家鄉(xiāng)的村路,是否還泥濘難行。侄子回答,村道早修好了,如今通車十分方便,伯父快回家看看吧。老人再問,“那座橋呢,修了沒?”黃永泉回答,橋用木板搭好了,可以通過了。
進入村里的道路延伸幾公里,在黃成錦的記憶里,是難行的;家鄉(xiāng),也是難回的。問及他當(dāng)年離開的原因,黃成錦表示,習(xí)慣了在外漂泊,在家待著沒用(掙不了錢)。再問及為何寧愿拾破爛流浪也不回去,老人表示,自己當(dāng)年年少離開,如今老了沒力氣了,不愿意回去給人添麻煩。
“我會養(yǎng)你的,像照顧爸爸一樣!敝蹲狱S永泉表示。他告訴伯父,自己目前承包農(nóng)場種植砂糖桔。父親生前時常詢問大哥去哪里了。如今多虧廣州的志愿者,把先父牽掛的哥哥找回來了,也算了卻父親一宗心愿。
黃成錦打開了一直拿在身邊的麻袋,扔掉了里面的塑料瓶、膠袋等,他表示,在廣州生活的這段日子,沒有人欺負(fù)他,時常有好心的市民接濟他食物,給他送水送面包,他十分感謝這些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