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廣州日報報道,畫眉,是廣州的留鳥,也是廣州的市鳥。它不僅深受廣州人的青睞,也是古今文人墨客的寵兒。從大量的詩歌繪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加生動有趣的畫眉鳥。
文、圖/鐘葵
1985年被選為市鳥
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全國興起評選市鳥、市花之風(fēng),廣州市當(dāng)然也不例外。1982年6月,廣州市政府確定木棉花為廣州市市花。1985年初,廣州市政府根據(jù)群眾投票情況,選定畫眉鳥為廣州市市鳥。
廣州號稱花城,各種名花異卉比比皆是,木棉花能摘下市花的桂冠,可見其在市民中的受歡迎程度之高。所以提起市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相比之下,市鳥的知名度就低多了,雖然畫眉鳥當(dāng)選市鳥已有20多年,但至今仍有不少市民不知道市鳥是哪一種鳥。
其實(shí),畫眉是廣州的留鳥,人們早已對它十分熟悉,很多市民都馴養(yǎng)過畫眉,只是宣傳力度不夠大的緣故,才導(dǎo)致部分市民不知道它就是市鳥。不過話又說回來,生活在廣州的鳥類也有不少,為什么畫眉能在眾鳥中脫穎而出,登上市鳥的寶座呢?當(dāng)時將畫眉定為市鳥的理由是:其外形美麗而小巧、可愛,體長約24厘米,背羽綠褐色,下體黃褐色,腹部中央灰色,頭色較深而有黑斑,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蛾眉狀;飛行起來優(yōu)雅而不失風(fēng)范,不但愛打斗,生性活潑,叫聲慷慨激昂,唱出了美妙的歌聲,唱出了廣州人民美好的心愿,且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且為留鳥。
百囀千聲 被稱為“如意鳥”
上述理由,主要是從畫眉鳥的外形和生活習(xí)性方面進(jìn)行評價,尤其是突出其善于打斗和鳴唱的特點(diǎn),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但對已經(jīng)貴為市鳥的畫眉,作為市民,應(yīng)該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了解畫眉鳥的途徑,除了一些古代鳥類書籍的記載外,歷代文人墨客對畫眉的描繪更充滿詩情畫意,更生動有趣。
每逢繁殖季節(jié),畫眉雄鳥便引吭高歌,向雌鳥表示愛慕之情,它的鳴叫聲高亢激昂,婉轉(zhuǎn)多變,而且持久不斷,極富韻味,非常動聽,堪稱“鳥類歌唱家”。為此,古代詩人寫下了很多描寫畫眉鳴唱的詩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歐陽修的《畫眉鳥》:“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此詩借鳥詠懷,通過描寫畫眉在花間樹上的“百囀千聲”,表達(dá)了對“隨意移”和“自在啼”的向往。同時,此詩還透露出一個信息:養(yǎng)畫眉之風(fēng)在北宋已經(jīng)興起,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說在明初才流行。常言道,詩言志,描寫同一種“象”,不同的作者往往有不同的“意”,如朱元璋的《畫眉賦》就與歐陽修的《畫眉鳥》大異其趣。朱元璋的《畫眉賦》中有“昔在野之佳音,入牢籠而愈彌”之句,表達(dá)了其欲網(wǎng)羅天下人才的襟懷。
古人視畫眉為吉祥鳥,也跟畫眉的鳴叫聲有關(guān)。畫眉不僅極善鳴囀,聲音洪亮,且尾音略似“如意如意”,因而古人也稱畫眉為“如意鳥”。畫眉的繁殖期是在春夏之間,這段時間是畫眉雄鳥鳴叫最頻繁的階段,尤其喜在清晨和傍晚鳴叫。古今的文人墨客,常以此為題材,表現(xiàn)春夏之際萬物生機(jī)勃勃的景象。如清代畫家華嵒繪有《畫眉鳴春圖》,畫中一畫眉棲于尚未生出葉子的樹上,頭朝下鳴叫,下面竹枝斜出,月季花開。竹葉墨氣濕潤,月季花用沒骨法寫出,設(shè)色柔和雅致,葉脈勾勒清晰。畫眉鳥用似工非工的筆法寫出,羽毛柔軟,動態(tài)栩栩如生。后人評價其手法既有宋畫般的細(xì)膩,又完全看不到宋畫的刻板。
近代著名花鳥畫家陳之佛繪有《初夏之晨》,畫面上潔白的野薔薇盛放,一對畫眉鳥停歇在樹枝和石上,在芬芳晴朗的夏日清晨中怡然自得;、樹、石、鳥均以工筆寫出,構(gòu)圖嚴(yán)謹(jǐn),設(shè)色雅麗,淡而雋永,清新瀟灑,給人以雅靜、柔和之美感。
啄、抓、插、滾武藝俱全 還被譽(yù)為“英雄鳥”
在求偶季節(jié),如果一只雌畫眉周圍有兩只以上的競爭者,那么,一場惡戰(zhàn)將不可避免。雄畫眉在打斗過程中,不僅有如“拼命三郎”,且啄、抓、插、滾、爬等武藝俱全,因而被譽(yù)為“英雄鳥”。對于畫眉善于打斗這一點(diǎn),古人也屢有記載。如大約成書于清道光年間的《續(xù)客窗閑話·斗鵪》說:“禽之善斗者,有雞、有畫眉、有鵪鶉……南人好斗畫眉,北人好斗鵪鶉……富室貴胄,遇有俊物,不惜重價購之。”而古代畫家早就仔細(xì)觀察過畫眉打斗的場面,并用畫筆記錄下來。據(jù)傳為宋末元初畫家錢選所繪的名畫《畫眉清筱》,就是描繪兩只畫眉鳥打斗正酣的場面。畫中兩只畫眉鳥在野外草竹荊枝間打斗墜地,居上的一只看似已經(jīng)壓倒對手,但下方的一只卻抓住它的鳥啄奮力拼搏,大有反制逆轉(zhuǎn)之勢。畫面凝固在兩鳥施展渾身解數(shù)纏斗的瞬間,具有極強(qiáng)的視覺沖擊力。
然而,畫眉畢竟是小鳥,雖然善打斗,卻只是在同類之間,如果遇到形體碩大的猛禽,就唯有逃竄了。元代畫家王淵繪有一幅《鷹逐畫眉軸》,畫中繪一只蒼鷹自空中急速俯沖而下,畫眉見狀急忙逃竄,飛向地上的灌木叢,試圖逃過一劫。畫面充滿動勢和緊張氣氛,跟錢選的《畫眉清筱》有異曲同工之妙。畫上有不少題詩,趙俶題曰:“畫眉幽鳥羽毛奇,鷙翮飛來日暮時。翠竹蕭蕭黃草薄,一聲驚起野花枝!倍旁收\題曰:“八月胡鷹掠地飛,倉忙樹匠急相依?∏萆星抑缺埽螞r人尤不見機(jī)。”此畫雖以工筆寫出,但極盡動勢神情之妙,將自然界常見的弱肉強(qiáng)食場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人類的益鳥
充滿家庭的溫情
無論善于鳴唱,還是善于打斗,都只是畫眉雄鳥天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畫眉也有溫情的一面。自然界的畫眉,當(dāng)雌雄擇偶配對以后,便以“小家庭”為單位,筑巢定居,哺育雛鳥。一些畫家對此也深有感觸,力圖表現(xiàn)畫眉鳥溫情的一面。如近代畫家丁寶書曾繪《籬菊畫眉》立軸,畫中一對畫眉并排立于樹枝上,互相依偎,親密無間。清代的《牡丹畫眉》同樣也表現(xiàn)了畫眉溫情的一面,一只畫眉欲啄地上的小蟲,另一只抬頭望著它,毫無爭搶之意。
畫眉不僅是吉祥鳥,也是人類社會的益鳥。它雖是雜食性動物,但全年食物以昆蟲為主,其中大部分是農(nóng)林害蟲,包括蝗蟲、松毛蟲、金龜甲、鱗翅目的天社蛾幼蟲及其他蛾類的幼蟲等,都是它的捕捉對象。此外,畫眉愛清潔,講衛(wèi)生,一年四季幾乎每天都要洗浴,這也是廣州市民特別喜歡它的原因之一。過去,畫眉主要棲息于丘陵地帶的矮樹叢和灌木叢中,也棲息于農(nóng)田、曠野、村落和城鎮(zhèn)附近的小樹叢、竹林及庭園內(nèi)。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jìn)程的加速,生活在人們身邊的畫眉鳥已越來越少,尤其是像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因此,愛護(hù)畫眉,保護(hù)市鳥,是每個廣州市民義不容辭的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