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遇見雷鋒,那會是怎樣的豪邁與熱烈?8月19日,夏夜的撫順月牙島生態(tài)公園微風習習,青春激蕩、熱血奔涌,大學生社會實踐集中展示活動驚艷開場,青年學子們以觸及心靈的深度訪談、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引發(fā)共鳴的視頻寄語,展示著暑期社會實踐的收獲、成長與感動。

“撫順,我們?yōu)槟愣鴣恚 薄皳犴,不虛此行!”當晚,學子們的真情告白響徹夜空。那一刻,青春的實踐化作一份份成長的答卷。答卷里有收獲、有感動、有沉淀、有思考,也有歡樂。

就在一個多月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上百所高校的2000余名青年學子為撫順而來,燃情開啟“重走雷鋒路 青春報國行”社會實踐活動。在撫順的山水間、田園里、工廠間、渾河畔,青年學子們抵達“雷鋒+N”9大類、100個特色化的社會實踐點位,探尋青春成長的行動密碼,留下了奮進的足跡。

截至目前,在撫參與研學、社會實踐的青年學子近20萬人次,覆蓋全國276所高校。社會實踐撫順之行,一個學子們眼中的撫順呼之而出——雷鋒之城、工業(yè)重鎮(zhèn)、山水勝地、清前故里。

“當青春遇見雷鋒”會是怎樣的

當晚的展示活動共分為“遇見· 雷鋒城青春底色”“成長· 雷鋒城青春告白”“飛揚· 雷鋒城青春旗幟”三個篇章。活動在一段回顧性的短視頻《當青春遇見雷鋒》、舞蹈表演《為你而來》中開篇。

武術《炎黃》、文體融合節(jié)目《少年向未來》、舞蹈《破繭·啟程》《渾河兒女》、合唱《閃耀》《有我》、街舞《活力少年》、集體宣誓《青春誓言》、樂隊表演唱等充滿青春活力的節(jié)目,由沈陽體育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沈陽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遼寧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等高校和撫順本地學校、文藝團體、準大學生們精心編排、呈現(xiàn)。互動節(jié)目《撫順的名片》、訪談《實踐者說》、視頻《前輩的燈塔》在各篇章中登場,青年學子暢談感受、分享心得,引發(fā)情感回憶共鳴。

接過傳承雷鋒精神的“接力棒”

“跨越千山萬水從西南來到東北,當雙腳真正踏上撫順這片熱土時,我才懂得什么叫‘雷鋒城’的溫度。在這里,雷鋒精神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流淌在街巷間的暖流。重走雷鋒路讓我真正理解了:雷鋒精神從來不是高不可攀的星辰,而是每個人心中那簇可以燎原的火種。”上海交通大學學子張丹璐說。

在遼寧雷鋒干部學院,廣大青年學子集體參加雷鋒入列式,參與沉浸式情景黨課,用響亮的回答展示昂揚的青春風貌。走進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透過一件件展品了解雷鋒,聆聽雷鋒閃光的故事學習雷鋒,汲取雷鋒精神的新時代核心要義。到上寺水庫重走雷鋒路,重溫雷鋒抗洪搶險的感人故事。在瓢兒屯火車站、雷鋒社區(qū)、雷鋒派出所,直觀感受雷鋒當年在車站清掃候車室、為旅客端水、幫扶老幼的真實過往。

從走近雷鋒、了解雷鋒,到理解雷鋒、學習雷鋒。雷鋒精神的種子以社會實踐形式,潛移默化地植根在了廣大青年學子心中。

這份工業(yè)課題的注腳來自撫順

“這次到撫順參加社會實踐,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了這座老工業(yè)城市的深厚底蘊。撫順作為新中國“煤都”和重要重工業(yè)基地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復旦大學學子李晨嘉說。

復旦大學青年學子聚焦撫順工業(yè),帶著工業(yè)課題,走進撫順鋁業(yè)有限公司、撫順石化工業(yè)展覽館、撫順石化公司烯烴廠、撫順西露天礦、撫順煤礦博物館等處,聆聽《撫順工業(yè)與撫順工運史》專題授課,與大國工匠刁克劍對話,觸摸老工業(yè)基地發(fā)展脈動,查閱課題中的“大地參考文獻”。

隨著對撫順工業(yè)的不斷深入了解,“新中國石化工業(yè)搖籃”“礦山綜合治理新篇章”“濃縮的中國煤炭工業(yè)發(fā)展史”這些撫順工業(yè)名片,成為學子課題的鮮活素材。

感受古與今碰撞出的文化內生力

“工匠們守藝傳承,讓古老技藝煥發(fā)生機,這和雷鋒精神傳承異曲同工——都是對精神、技藝的堅守與發(fā)揚。作為高校學子,我們要成為非遺傳承的接力者,讓大官窯陶瓷這樣的文化寶藏,在青春報國路上,綻放光彩!边|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子劉瑩說。

在撫順大官窯文創(chuàng)園,廣大青年學子走進大官窯陶瓷生產車間,詳細了解生產各個流程。在上釉車間詳細了解陶瓷上釉工序,零距離接觸撫順大官窯正在研發(fā)的陶瓷文創(chuàng)產品。拉坯車間內氣氛火熱,青年學子在大官窯陶瓷技藝教學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拉坯技藝,感受指間泥土的溫度和可塑性,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陶瓷作品。與國家級非遺大師面對面,感受琥珀雕刻、煤精雕刻的獨特魅力。走進剪紙傳承人工作室,巧手妙思剪出創(chuàng)意作品。

古與今的對話間,傳統(tǒng)技藝與青春實踐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讓非遺老樹生出了新的枝芽。

在公益實踐中解讀志愿服務精神

“待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教師,我會把此次實踐的見聞,以及今后參與的公益活動分享給我的學生!边|寧師范大學學子張芷燁說。

生態(tài)旖旎的渾河岸邊、愛心之家的暖心餃子,流淌包含著用青春行動見證的公益力量。老潘頭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帶著廣大青年學子,一起在服務隊愛心之家,包餃子、煮餃子,把東北的芹菜豬肉餡兒水餃端上桌,免費送給轄區(qū)的孤寡老人和困境家庭,用一份份熱氣騰騰的水餃溫暖人心。

渾河奔流時、煙火升騰處,細節(jié)處的大愛,是青春視角里,對公益力量無需多言的解讀。

擁抱山水細嗅鄉(xiāng)村振興泥土芬芳

“這次撫順實踐,我把青春扎根大地。從馬鹿養(yǎng)殖到菌菇產銷,現(xiàn)代農業(yè)的活力與科研人員的堅守令人動容。鄉(xiāng)村振興呼喚青年,我們定要以知識賦能鄉(xiāng)土,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田野間!眱让晒趴萍即髮W學子張樂穎說。

廣大青年學子在“百姓雷鋒”張雪的帶領下,體驗生態(tài)農場,了解張雪將滿心熾熱化作行動力量,帶領鄉(xiāng)親們一同駛入幸福生活快車道的鄉(xiāng)村振興故事,跟著張雪到村里轉轉,看看各家各戶的新面貌,還換上了東北風花衣花褲,融入鄉(xiāng)村振興的美好生活。走進東洲區(qū)碾盤鄉(xiāng)的香瓜產業(yè)示范基地,感受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香瓜種植產業(yè),為當地百姓帶來的甜蜜生活。走進新賓的景區(qū)景點,感受鄉(xiāng)村振興中,當地百姓搭乘文旅融合快車的振興發(fā)展實踐。

火熱的鄉(xiāng)村振興圖景,是大美山水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感染了廣大青年學子,讓他們把這里當成自己的“東北快樂老家”!

渾河之岸,廣大青年學子的一幕幕回憶串起了在撫順社會實踐期間的豐滿畫面。活動最后,參與活動的青年學子與全場互動,共唱經典歌曲《我愛你中國》。厚植家國情懷,融入撫順,擁抱撫順,激昂的旋律久久回蕩在月牙島夜空。(撫順市委宣傳部)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