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7月28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江歆)今天是第7個世界肝炎日,活動主題是“規(guī)范檢測治療,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呼吁政府、社會和公眾繼續(xù)重視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在堅持預防接種的同時,通過加強高危人群監(jiān)測以及對發(fā)現(xiàn)病例的規(guī)范化治療,進一步減少肝炎的危害。記者從浙江省疾控中心獲悉,目前,浙江甲肝發(fā)病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乙肝發(fā)病尤其兒童乙肝得到有效控制。
歷史上,甲肝曾經是危害浙江省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1988年全省報告甲肝病例21萬余例,死亡167例,發(fā)病率高達500/10萬以上(即平均每一千人中就有超過5個人得甲肝)。此后,浙江省采取了預防接種為主的一系列綜合防控措施,尤其是2008年實施擴大免疫規(guī)劃,將甲肝疫苗免費給全省適齡兒童接種,隨后甲肝發(fā)病率顯著下降,2014年以來全省年報告病例不足500例,2016年全省甲肝發(fā)病率降至0.86/10萬,是高發(fā)年份(1988年)的1/158,且已經連續(xù)9年無因甲肝死亡的病例報告。
上世紀九十年代,浙江省曾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區(qū)。針對乙肝高發(fā)態(tài)勢,浙江省大力推行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策略,早在1992年就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起正式納入兒童免疫規(guī)劃,對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2007-2008年在國內率先開展15歲以下兒童乙肝疫苗查漏補種工作。為提高母嬰阻斷效果,2009年7月1日起全省統(tǒng)一使用10微克乙肝疫苗替代原5微克乙肝疫苗為新生兒進行接種。2012年浙江省啟動乙肝母嬰阻斷項目。2016年浙江啟動了HBsAg陽性母親新生兒免疫后血清學監(jiān)測試點項目。
當前,浙江省乙肝感染率和人群攜帶率均大幅下降,已經從高流行區(qū)轉入中低流行水平,尤其兒童乙肝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浙江省2016年乙肝的發(fā)病數(shù)(13869例)比2004年(44022例)下降了68%,發(fā)病率下降了73%(從2004年的94/10萬下降至2016年的25/10萬),其中15歲以下兒童乙肝發(fā)病率下降了90%(從2004年10/10萬降至2016年的1/10萬)。
根據最新一次的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14年浙江省1~29歲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1.06%,較1992年下降90%;其中15歲以下兒童HBsAg陽性率從1992年的10.98%下降至2014年的0.41%(下降了95%)。據此測算,實施乙肝疫苗接種后,浙江省每年可減少5~6萬名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累計減少數(shù)百萬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浙江省每年投入逾700萬財政用于采購乙肝疫苗,平均每年接種逾240萬劑次。